地球与环境

世界环境日,可不是为了保护地球

 

壹今年2月9日,南极北端的西摩岛,气温达到了20.75℃。

这是有史以来,南极气温首次突破了20℃。虽然从客观原因来看,此时的南极正处于夏季,所以气温在短期内猛然骤升。但我们真正要留意的,是自1950年以来,南极气温平均每10年,就上升0.56摄氏度,成为全球升温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
仅在过去25年,就有3万亿吨冰从南极融化。其中,50%的冰是最近5年之内融化,融化速度翻了3倍。比如去年,松岛冰川发生了冰裂事件,剥离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整块马尔代夫国土面积的“B-46冰山”。
冰裂事件原本是冰舌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但近年来松岛冰川崩裂的次数愈加频繁,海平面上升已经无法逆转。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地球环境相互牵连,受到高温影响的还有北极地区。美国罗格斯大学气候学家珍妮弗·弗朗西斯(Jennifer A. Francis)发现,在过去几年,很多关于北极的记录被打破,北极在夏季出现零冰层的现象,可能在2040年前就会发生,比之前的预测,足足提前了60年。过去40年中,北冰洋夏季的海冰面积已经萎缩了一半。为此,瑞典摄影师Christian Aslund在北极拍摄了一组彩色照片,来对比100年前的黑白照片:
研究学者Jennifer同样提出,北极的低层大气持续变暖,使得我们生活的地区出现更极端的天气,如台风和暴雨。由于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强,非洲东、南部气温一直在升高,同时降雨延迟和雨量减少。如此一来,干旱加剧,直接影响着脆弱环境中的粮食生产系统。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发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报告里提到: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是60多年以来粮食供应最严峻的一年。全世界,至少有8.21亿人在夜里饿着肚子睡觉。将有2.5亿人遭遇粮食危机,比去年多了整整1亿3000万人。经济学家侯赛因直接断言:未来3个月内,全球每天会有30万人饿死。曾经的非洲粮仓津巴布韦,主粮玉米的收成,比2018年下降了50%,不久后即将耗尽。大幅减产的粮食,使非洲南部4500万人正承受难以想象的饥荒。贰环境剧变,还会带来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及消失。在过去40年里,磷虾遍布南极海域,如今数量锐减80%。究其原因除了过度捕捞,还离不开气候变暖。磷虾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只需0.5℃,就能大大削弱它的繁殖能力。而以磷虾为食的企鹅们,轻则食不果腹,重则活活饿死。融化的浮冰,让企鹅失去了生存的场所。
今年1月,上万只企鹅,从南极半岛北部的象岛集体消失,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专家表示,如果不采取行动,帝企鹅将在本世纪末走向灭绝。因为海冰持续减少,加上水污染和人类的活动干扰,北极熊越来越难捕食,活动空间越来越窄。
而在现代文明的今天,广阔非洲大草原上,仍旧平均每隔15分钟就有一头非洲象倒下,原因在于亚洲等国家对象牙制品的巨大需求和暴利驱使。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8》里讲到: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在过去40多年里下降60%;过去三十年,世界上大约一半的浅水珊瑚已经消失殆尽;2009年至2014年,坦桑尼亚境内的大象数量下降60%;1999年至2015年,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有10万只猩猩消失;自1970年以来,栖息在拉丁美洲的生物数量下降89%,而依赖淡水栖息地的物种,数量下降了83%。虽然有的物种没有灾难性的毁灭,身体却也严重受损,目前地球上90%的海鸟胃中都含有塑料,而这一数据在1960年仅为5%。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无论是海平面缓慢上升、遥远的冰川崩裂、还是生物的逐步灭绝,我们的感受都没有那么深。因为这些变化于我们太过遥远,远到我们难以用肉眼观察的方式来进行,远到我们从盲目到麻木。只有到了某一天,我们才会发现,气温似乎越来越高,屡次打破历史记录;而印象中的动物,竟然已经灭绝了;哪个地区火山频发,又有哪个地区爆发大规模传染病……当我们想试图去改变什么时,似乎已经太晚了……吗?叁心理学上有一个破窗理论,认为如果环境中有不良现象一直存在,就会鼓励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倘若自己不参与污染,那就亏大了。因此即使有无数优秀的灾难电影,有无数的环保讲座,有无数的呐喊书籍,依然无法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除了热衷参与“地球一小时”,很少有实际行动。很少有人意识到,保护地球,只是一个伪命题。人类是寄存在地球上的生物,地球从不需要人类来保护,就算人类灭绝了,地球也不会消失。人类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在战斗,是在保护自己。因此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要尽最大力量来保护共同的家园,出一份力。记得今年2月,NASA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20年来全球的绿化面积增加了5%,相当于多出一个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面积。而地球表面共新增超过200万平方英里的植被面积,中国和印度是对世界绿化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