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论文_湘东北隆起区前中生代抬升剥蚀过程
文章目录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抬升剥蚀过程分析方法
3 不同分区前中生代地层序列、 不整合及抬升剥蚀过程
3.1 临湘抬升剥蚀区
3.1.1 地层序列及分布特征
3.1.2 不整合特征及其反映的抬升剥蚀过程
3.2 岳阳抬升剥蚀区
3.2.1 地层序列及分布特征
3.2.2 不整合特征及其反映的抬升剥蚀过程
3.3 金井抬升剥蚀区
3.3.1 地层序列及分布特征
3.3.2 不整合特征及其反映的抬升剥蚀过程
3.4 长沙抬升剥蚀区
3.4.1 地层序列及分布特征
3.4.2 不整合特征及其反映的抬升剥蚀过程
3.5 醴陵抬升剥蚀区
3.5.1 地层序列及分布特征
3.5.2 不整合特征及其反映的抬升剥蚀过程
4 讨 论
5 结 论
文章摘要:湘东北地区为一主要出露新元古界冷家溪群的构造隆起带,其前中生代的抬升剥蚀过程模糊不清且尚未得到研究。本文通过新元古代的冷家溪群—上古生界地层序列、地层发育和缺失情况及其反映的不整合特征,尝试性重塑了湘东北前中生代抬升剥蚀过程,形成以下主要认识。湘东北地区自北往南可划分为临湘、岳阳、金井、长沙、醴陵等5个特征有别的抬升-剥蚀区。造成抬升-剥蚀的构造事件包括冷家溪期末的武陵运动、板溪期末的雪峰运动和早古生代后期的加里东运动,其中加里东运动包括奥陶纪末的北流运动和志留纪中后期的广西运动。武陵运动自北而南在各抬升-剥蚀区造成的抬升剥蚀量分别为>0~5 200、800~6 900、600~3 200、500~3 200、500~8 000 m。雪峰运动造成的抬升剥蚀量在临湘抬升-剥蚀区不明,在岳阳抬升-剥蚀区约300~800 m,在金井抬升-剥蚀区约1 800 m,在长沙和醴陵抬升-剥蚀区不明显。加里东运动自北而南在各抬升-剥蚀区造成的抬升剥蚀量分别约为500、3 300~>4 400、2 400~7 900、300~7 100、3 100~9 300 m。上述抬升剥蚀过程为武陵、雪峰和加里东等构造运动特征提供了一定约束。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
上一篇:地球物理学论文_融合地球科学专业内容的“智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