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价值观瑕疵
自大年初一开始,《流浪地球》上映一个月时间不到,票房
狂飙突进超过45亿元,创造了国产电影的又一票房奇迹,众多主流媒体也不吝赞誉之词。当然,对该片的质疑在网络媒体上也有显现,主要集中在该片违背科学常识的硬伤方面,但在45亿元票房的赫赫战绩面前,这些质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很难引起什么社会反响。
客观来讲,《流浪地球》展示了国产电影勇于探索科幻大片的勇气和自信。就主题而言,该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予以关注,和世界宏大潮流一致前行,并无不妥。在情节、灾难场景、科幻要素打造方面,也充分借鉴了好莱坞大片的手法,比如主人公刘培强的父子情感戏,明显受到《星际穿越》中父女情的启发;上海东方明珠塔等地标被冰封和《后天》中纽约图书馆被洪水淹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流浪地球》商业层面越是成功,它给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就会越大,这集中体现在其所传达的文化价值观层面。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已成为时下官方、学界、业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流浪地球》之所以大获成功,部分原因在其顺应了文化振兴这样的时代需求,这从主流媒体对该片的高度赞誉中也可得到印证。但在笔者看来,比之于如何传播中华文化,传播什么样的中华文化更为重要。笔者认为,《流浪地球》在传达价值观方面存在一些瑕疵,具体如下:
一是特权思想。主人公刘培强在前往国际空间站之前,为其儿子刘启和父亲韩子昂办了通往地下城的通行证。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需要通过抽签方式才可决定谁能进入地下城,以躲避这场世纪劫难的。即便刘培强是为了人类事业去奉献自己,那也不等于其家人可享有因其特殊地位而滋生的特权。
二是对弱者的抛弃。刘培强利用特权获得了地下城的通行证,因为名额有限,选择放弃其病重的妻子,而将通行证和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和父亲,不得不说是这是对弱者的抛弃。放弃妻子的原因是其身患重病,活不了多久。但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在于其遵循的不完全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对妇女、儿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进行保护,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人性光芒。如果不好处理的话,影片完全可以避开这个话题,而不是硬生生将病危的妻子抛弃,这个情节一点都不值得称道。
三是缺乏法治精神。比如,刘启在地下城随意破坏照明设施,为的就是中断课堂教学,将其妹妹韩朵朵带出来游荡。接着,又为两人租借了出城的防护服,但只借不还,和我们批判的“老赖”并无两样。
四是缺乏科学精神。科幻片源自想象外加一定的科学事实,科幻的吸引力在于科学事实和未来想象之间的美妙平衡。《流浪地球》“天才般”的设想很多,但有些违背了科学常识。比如推动剧情发展的两个关键设计,即通过发动机带动地球流浪和点燃木星,不少科学家认为是完全不着边际的事情,经不起推敲。○
下一篇:没有了